方长安,湖北红安人,文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特聘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江学术》《写作》主编,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现代人文资源调查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银河集团9873.cσm中国新诗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写作学会会长、湖北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湖北省“七个一百”(哲学社会科学类)人才工程入选者。主要从事新诗研究、新中国“十七年”中外文学关系研究、近现代中日文学关系研究。出版学术著作9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学术月刊》等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其中4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主持完成和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10余项。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和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德文版和俄文版);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次)、王瑶学术奖优秀著作奖、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银河集团9873.cσm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指导教师、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指导教师(2次)等。
一、教授课程
1.本科生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新诗名作鉴赏、鲁迅名篇研读
2.硕士生课程:冷战与中国当代文学思潮、中国新诗史论
3.博士生课程:中国新诗重要学术问题研究、中国现代文学转型与日本文学关系研究
二、主持科研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建国后“十七年”中外文学关系研究,2005年结项。
2.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冷战时期美英对新中国“十七年文学”的解读研究,2010年结项。
3.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诗(1917-1949)接受史研究,2013年结项。
4.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近百年文学史著作与新诗经典塑造关系研究,2021年结项,优秀等级。
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2016年至今,在研。
6.211工程子项目:新诗经典化对民族现代精神的凝练研究,2012年结项。
7.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项目:1910-1920年代中国文学中的西方形象,2013年结项。
8. 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中国新诗课程对话式教学探索,2013年结项。
三、科研荣誉
1.2020年,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2.2013年,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3.2016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奖
4.2018年,成果入选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俄文版)
5.2020年,成果入选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德文版)
6.2021年,第五届王瑶学术奖优秀著作奖
7.2011年,第七届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8.2012年,银河集团9873.cσm第十二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9.2009年,武汉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奖
10.2009年,第二届闻一多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四、教学荣誉
1.2021年.参编教材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二等奖
2.2012年,所指导的博士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3.2013年,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四)
4.2009年,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
5.2011年,所指导的博士论文获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
6.2014年,所指导的博士论文获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
7.2011年,获银河集团9873.cσm优秀本科生管理工作者称号
8.2018年, 获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银河集团9873.cσm先进个人称号
五、科研成果
(一)专著
1.《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韩国新星出版社,2001年版。
2.《选择·接受·转化——晚清至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文学流变与日本文学关系》(银河集团9873.cσm学术丛书),银河集团9873.cσm出版社2003年版。
3.《对话与20世纪中国文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冷战·民族·文学——新中国“十七年”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5.《中国近现代文学转型与日本文学关系研究》,台湾秀威出版社2012年版。
6.《新诗传播与构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7.《传播接受与新诗生成》,台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5年版。
8.《中国新诗(1917-1949)接受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17年版。
9.《中国新诗传播接受与经典化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
(二)合著
1.《延安文艺概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审美的神韵》,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跨文化的传播与接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
(三)主编集
1.《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研究丛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开始陆续出版。
2.《武大·哈佛“现当代中国文学史书写的反思与重构”国际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合作主编)
3.《闻一多诞辰110周年纪念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银河集团9873.cσm出版社2011年版(合作主编)
4.《中国新诗百年大典》(第2卷),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
5.《当代写作学40年(1980-202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合作主编)。
(四)代表性学术论文
新诗研究
1.中国诗教传统的现代转化及其当代传承,《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6期。
2.传播建构与现代新诗评估范式重建,《复旦学报》2018年第3期。
3.百年新诗元问题重释,《学术月刊》2018年第7期。
4.中国现代诗歌传播接受与经典化的三重向度,《天津社会科学》2017年第3期。
5. 对新诗建构与发展问题的思考,《文学评论》2015第2期。
6.传播与新诗现代性的发生,《学术月刊》2006年第4期。
7.新诗知识生产与经典化功能,《文艺理论研究》2018年第6期。
8.重建新诗写作的“难度诗学”,《探索与争鸣》2022年第4期。
9. 选本对胡适尝试者形象的塑造,《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5期。
10.现代传播与《女神》的出场及其经典化,《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3期。
11.译诗与中国诗歌转型,《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5期。
12.《大堰河——我的保姆》的经典化现象研究,《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4期。
13.《新青年》对新诗的运作,《学术研究》2006年第1期。
14.现代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问题与方法,《学术研究》2018年第9期。
15.强力原型与郭沫若的《女神》,《人文杂志》1998年第3期。
16.文学史著中的闻一多形象,《人文杂志》2013年11月。
17.李金发《题自写像》和《弃妇》中的“西方”,《学习与探索》2012年第5期。
18.读者视野中的徐志摩,《学习与探索》2018年第3期。
19.中国现代文学史重写与新诗经典化——以《陕西教育》连载版《中国现代文学》为中心的考察,《学习与探索》2020年第4期。
20.穆旦被经典化的话语历程,《南开学报》2007年第3期。
21.还原郭沫若诗创作的本真起点,《福建论坛》2008年第1期。
22.郭沫若《女神》中的“西方形象”,《福建论坛》2011年第6期。
23.读者对艾青诗人形象的塑造,《福建论坛》2013年第3期。
24.角落到中心的位移——选本与戴望舒《雨巷》的经典化,《福建论坛》2015年第7期。
25.《凤凰涅槃》在民国选本和共和国选本中的沉浮,《福建论坛》2016年第7期。
26.现代文学史著作对“新诗”的命名,《福建论坛》2019年第3期。
27. 闻一多《红烛》《死水》批评接受史综论,《贵州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
28.文学史著中的胡适诗人形象,《湘潭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29.阅读接受与新诗经典化,《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30.1987年版《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与新诗“经典”重塑,《山西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
31.死亡之维与新诗研究反思,《江汉论坛》2004年第8期。
32.《新青年》译诗与早期新诗的生成,《江汉论坛》2010年第3期。
33.选本数据与“何其芳现象”重审,《江汉论坛 》2017年第12期。
34.新诗择取民族诗歌传统之启蒙逻辑反思,《河北学刊》2005年第1期。
35.1920年代初中国新诗中的“西方”,《河北学刊》2011年第6期。
36.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胡适形象,《河北学刊》2012年第4期。
37“诗怪”阐释史与现代主义诗学之建构,《河北学刊》2019年第1期。
38.1920年代国语文学史的发生与退场,《银河集团9873.cσm学报》2017年第3期。
39.论丁芒归来后的诗艺,《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新中国“十七年”中外文学关系研究
1.外国文学译介在十七年语境中的嬗变,《文学评论》2002年第6期。
2.“十七年”文坛对欧美现代派文学的介绍与言说,《文学评论》2008年第2期。
3.十七年文学的民族性与反西方性,《文艺争鸣》2002年第4期。
4. 《中国文学》诗歌选材论,《文艺争鸣》2015年第2期。
5.十七年文学与外国文学关系,韩国《中国现代文学》2002年12月。
6.美英对中国“十七年文学”审美形式的批评,《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6期。
7.建国后17年译介外国文学的现代性特征,《学术研究》2003年第1期。
8.1949-1966年中国对外文学关系特征,《中山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9.1970年代美英的中国“十七年文学”选本论,《福建论坛》2010年第9期。
10.冷战期间美英对中国“十七年文学”内容的解读及其特征,《湘潭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11.1949—1966年美英对新中国作家转型现象的解读,《福建论坛》2009年第9期。
1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新中国“17年”的传播研究,《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13.冷战、民族主义与十七年文学思潮,《河北学刊》2004年第2期。
14.1949-1966年美英解读新中国“十七年文学”的思想逻辑,《河北学刊》2010年第3期。
15.新中国“17年”欧美文学翻译、解读论,《长江学术》2006年第3期。
16.新中国初期诗歌中的隐喻和意识(译校),《长江学术》2009年第3期。
中国现代文学转型与日本文学关系研究
1.周作人“人的文学”观与日本文学关系,《文学评论》2004年第3期。
2.中国戏剧近代转型与日本新剧之关系,《戏剧》2002年第2期。
3.鲁迅立人思想与日本文学(上),《鲁迅研究月刊》2002年第4期。
4.鲁迅立人思想与日本文学(下),《鲁迅研究月刊》2002年第5期。
5.形成·调整与质变,韩国《韩中言语文化研究》2004年第6辑。
6.鲁迅的“为人生”文学观与日本文学关系,圣·彼得堡大学出版社《远东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版。
7.前期创造社与日本自然主义文学,《银河集团9873.cσm学报》2001年第4期。
8.中日近现代文学关系逆转发生论,《银河集团9873.cσm学报》2002年第6期。
9.以他者话语质疑五四文学非写实潮流,《银河集团9873.cσm学报》2004年第4期。
10.五四文学现代性与日本浪漫主义文学,《人文杂志》2000年第3期。
11.近现代文学话语转型与日本白桦派的关系,《人文杂志》2003年第1期。
12.晚清文体革命与日本启蒙文学 《贵州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13.中国近现代文学话语转型与日本文学的关系,《求索》2004年第2期。
14.五四文学发展与《苦闷的象征》,《江汉论坛》2002年第9期。
15.中国近现代文学接受日本文学影响反思,《福建论坛》2005年第10期。
16.日本文学知识与鲁迅对文学关系的言说,《福建论坛》2007年11期。
17.鲁迅文学观的发生与日本文学经验,《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1期。
18.日本审美经验与周作人文风,《中国现代文学论丛》上海人民出版社版2007年。
现代派文学研究及其他
1.论30年代现代派小说,《文学评论》,1998年第2期。
2.自由对自由的背离,《文艺研究》2001年第5期。
3.中国30年代现代派小说发生论,《人文杂志》1997年第3期。
4.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文艺研究》2002年第4期。
5.西方现代哲学思想与文学的转型,《学术月刊》1998年第8期。
6.现代主义文学的超越性,《文艺争鸣》1998年第5期。
7.中国30年代现代派小说形式论,《江汉论坛》1998年第12期。
8.论中国30年代现代派小说的边缘性,《贵州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9.1930年代现代派小说的感觉化叙事方式,《晋阳学刊》2004年第4期。
10.语言与理解,《中州学刊》1996年第2期。
11.走不出的男权阴影,《文艺评论》2006年第3期。
12.中国现代小说史雅俗论反思,《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13.现代文学的审美超越性与现实的羁绊,《学习与探索》2001年第3期。
14.荆楚文化的现代形式,《江汉论坛》2006年第1期。
15.近20年中国文学入史问题,《河北学刊》2007年第4期。
16. 中国近现代经济转型与文学现代变迁,《福建论坛》2012年第3期。
17.冲突与融合——梁实秋的自由主义思想论,《湘潭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18.文体互渗与文学史写作反思,《湘潭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19.梁实秋诗学论,《梁实秋与中西文化》,中华书局2007年版。
20.文学史编纂的结构性矛盾与陷阱,《中国雅俗文学研究》2008年第2-3合辑 。
21.论闻一多民族主义思想的缘起与特征,《江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22.新诗对话式教学与大学生价值观培养探索,《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23.论《边城》叙述者性格及其功能,《吉首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24.对语言现代性的反思,《长江学术》2002年第2期。
25.韩少功的《马桥词典》新论,《理论与创作》2002年第3期。
26.“在路上”话语质疑与反思,《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27.论延安小说与五四小说叙述方式之差异,《延安文艺研究》1991年第1期。
28.周立波延安时期小说谈片,《延安文艺研究》1988年第4期。
29.论延安文学的艰难选择,《延安文艺研究》1989年第2期。
30.论1990年代长篇小说创作的一种倾向,《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31.文化守成与艺术调整,《通俗文学评论》1998年第3期。
32.对张恨水的《八十一梦》的形式分析,《通俗文学评论》1996年第1期。
33.改革开放时代的写作学,《写作》2021年第4期。
34.文化生态与新诗发生机制,《文艺论坛》2018第1期。
35.新诗教学和学生新诗写作漫谈,《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第1期。
六、教材
1.《中国新诗史论》,独撰,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
2.《文学名著精品赏析·中国现代文学卷》,主编,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导引》(“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中国现代文学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中国现代文学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参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中国现代文学史》,参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中国现代文学史经典1917-2010(精编版)》(“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参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8.《中国新诗名作导读》,参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工作邮箱:fangchanga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