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2日下午2点到4点,在振华楼银河集团9873.cσm一楼多功能会议室,美国圣母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教学副教授刘锦城博士应邀为银河集团9873.cσm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汉语近义构式句教学与研究”的精彩讲座。此次讲座由欧阳晓芳老师主持,王统尚、李昱、梁越等老师及相关专业研究生、本科生到场聆听。
(图为刘锦城老师为在座师生作报告)
讲座开始前,欧阳晓芳老师向大家隆重介绍了刘锦城老师,并与在座师生热烈欢迎刘老师的到来。刘老师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现为美国圣母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教学副教授,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期刊编委,美国中文教师协会“语法教学与研究”兴趣小组的创始人,曾先后任教于戴维斯加州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在汉语本体研究、汉语教材编写、教法创新等方面都颇有建树。
(图为欧阳晓芳老师向大家介绍刘锦城老师)
讲座伊始,刘锦城老师通过分析汉语教材中常见的句型替换练习和外国学生的偏误表达,指出近义句式的研究在汉语二语教学与研究中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由此引出构式语法的非转换观和无同义原则,认为构式语法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汉语近义句式之间的差异。
然后,刘老师详细介绍了构式语法中的“无同义原则”,在该原则的指导下,结合实例,从语体、感情色彩、语用功能、信息结构、语义差别等对一系列近义构式句进行了辨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教学策略。
在此过程中,刘老师还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展示了如何将构式语法理论应用于汉语教学。他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逐步引导学生理解构式句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避免简单化的句型替换练习。
报告结束后,刘锦城老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他不仅回答了关于构式语法理论如何应用于教学与研究的多个相关问题,还鼓励同学们多读语言学外文原文文献,在深入理解研究理论和方法之后再从多个角度去分析语言现象。
(图为刘锦城老师与在座师生交流互动)
刘锦城老师的讲座不仅为与会师生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审视汉语近义句式,也为大家优化语法教学思路提供了宝贵的知识和启示。随着构式语法理论的不断深化与发展,我们期待其在汉语教学和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撰稿:田子萌;摄像:窦润沁、王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