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1日下午,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与中文系双聘教授、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著名学者王晓明先生应邀前来银河集团9873.cσm,为师生带来题为《鲁迅与“中国人的自信力”》的学术讲座。讲座由银河集团9873.cσm严靖副教授主持,叶李副教授、孙大坤讲师担任与谈人。银河集团9873.cσm荣光启、朴婕、邓小燕老师、相关专业研究生、外校师生等参加了讲座。
王晓明教授首先从鲁迅晚年的名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入手,通过明晰“昏睡者”、“脊梁”和“自信力”三个关键词的内涵,对“中国人的自信力”作出了发人深省的解释。他指出,鲁迅写作的基本方向是要揭发各种摧残和抹杀“脊梁”的社会压迫,其重点是刻画各种侵蚀和腐化“脊梁”的“国民性”。从这个角度,王老师展开对鲁迅思想的三个重要部分的讨论:分别是重视“人”/“人心”、“愚民专制”论和“大时代”论。
“人”/“人心”可以被理解成人们所俗称的“三观”,重视它是鲁迅思想的一个基本面,也是鲁迅看待社会的第一尺度。而在关注和反映社会人心上,鲁迅不同于前辈的地方在于他不只聚焦于社会精英阶层,更在意千千万万的“小人”和“平民”,凸显了一种现代的社会思想。
“愚民专制”论中,“愚民”即鲁迅所论的“昏睡者”和更为怯懦的“装睡者”,而“愚民专制”不仅意味着精英愚弄百姓,更意味着精英也容易退化成为愚民,愚民实际上构成精英阶层的主流。在与混乱和晦暗的现实斗争的过程中,鲁迅难免容易陷入虚无主义的“鬼气”,放弃掉“中国人的自信力”。而为了驱除“鬼气”、破除虚无主义,鲁迅思考和尝试过很多思想方法,其中就包括“大时代”论。
“大时代”论提出要将历史“最后的时刻”推远:人们在历史变化中唯一可以明确把握的因素只有光明与黑暗矛盾的持续激化而已。相比于解释力常常很有限的历史进步论或循环论,这种“矛盾和冲突正在不断激化”的现实感,是非常有召唤力的。“大时代”论一面引发着大量切身感受的呼应,一面又催促着人们承担责任,介入到历史发展的洪流中去。
最后,王老师对今天讲座讨论的话题进行总结,指出鲁迅虽然痛恨中国的丑陋,但并不轻看中国,不认为它禁不起这样的痛恨,而那个年代的中国确实也承受住了他的批判和揭发,并从中收获了激励。鲁迅及其作品和思想在今天仍具有深刻而丰富的意义,值得学界持续地研究与挖掘。
互动环节中,银河集团9873.cσm孙大坤老师、叶李老师、邓小燕老师就讲座内容即各自的思考感悟与王老师展开了深入讨论,部分同学也提出了相关问题向王老师请教,王老师一一进行了精彩的回应。最后,讲座在主持人严靖老师的总结下圆满结束。
(文字、图片:傅熠彤)